关于《侏罗纪世界2》,更关于“侏罗纪”系列。
影片质量:4/5
推荐观看
有剧透
从一部电影的角度来看《侏罗纪世界2》,其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略有亮点;但从整个系列的角度再看《侏罗纪世界2》,你会发现它在承接前作精神的基础上,做出了极为大胆的突破——尽管现在对这一突破是福是祸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突破总是值得鼓励的一件事。
先说《侏罗纪世界2》本身,其情节和人物总体上看都比较套路,尤其是反派的设定。这好像也是“侏罗纪”系列的老套路了,人类反派不是贪就是蠢,要不就是又贪又蠢。总之,故事的起承转合,都没什么好说的;而人物,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发展。
影片的一大亮点是古宅追杀。无可否认,西班牙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Juan Antonio Bayona)拍古宅桥段确实得心应手(参见其代表恐怖片《孤堡惊情》),他在以动作元素见长的“侏罗纪”系列中融入自己擅长的恐怖元素也是一大创新。基因混合产物暴虐迅猛龙追杀小女孩梅茜的好几幕堪称经典,例如它在古宅之上对月怒吼——
或者是它用锋利的趾爪灵巧地勾开窗户,它在小女孩房间的墙壁上留下尖牙的剪影,它的趾爪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击(这也是对《侏罗纪公园》的一个致敬),还有它缓慢地对被子之下的小女孩伸出魔爪——
比起电影本身,我更愿意讨论《侏罗纪世界2》对“侏罗纪”系列的传承与突破。具体而言,就是主题的传承与技法的突破。前面所讲到的古宅追杀就是一种技法上的突破。
本来,“侏罗纪”的主战场向来都是原始气息浓厚的岛屿——《侏罗纪公园》(1993)和《侏罗纪世界》(2015)的故事发生在努布拉岛上,这个岛在国际遗传公司规划中一直是作为公园对外开放的;《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1997)和《侏罗纪公园3》(2001)的故事发生在距离努布拉岛不太远的索纳岛上,它在国际遗传公司规划中是作为恐龙制造工厂,被废弃后成为了恐龙乐园。然而到了《侏罗纪世界2》中,努布拉岛不幸酱油——它于电影前半部分被火山喷发毁灭了。随后主战场转移到了一座古宅中。对于这种设计我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我特别喜爱的努布拉岛那种原始、未知、神秘、致命的气息从此不复存在。虽然我认为胡安的古宅未必比得上杀机四伏的努布拉岛和索纳岛,但看过全片后我也明白这是恐龙从自己的岛屿向人类大陆转移的必由之路,也是“侏罗纪”系列真正从“公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而这种突破,恰恰是为了牢牢把握“侏罗纪”系列的主题,也是这个系列不易被发现的悲剧内核:最伟大的梦想,招致最惨烈的毁灭。
某种程度上说,哈蒙德是斯皮尔伯格的自我投射。他们都很喜欢恐龙——而且他们都很擅长造梦。他们都是如此地纯粹,以至于他们造的梦都格外吸引人。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侏罗纪”系列的一个重要意象:腕龙。腕龙作为“侏罗纪”的吉祥物在整个系列中屡次出现。其首次出现当然是《侏罗纪公园》,成为了本片乃至整个系列中的经典一幕:哈蒙德带着科学家和代表资方的律师参观公园,就在其他人都对这个所谓的“公园”到底展览什么不明所以时,腕龙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为这个公园做出了完美的注脚。在她高大的身躯面前,渺小的人类相形见绌。但她又是那么温和而脆弱,只是温顺地吃着树叶。
无论是不苟言笑的科学家还是贪婪的律师,脸上都露出惊叹的神情。接着电影主题曲《Welcome to Jurassic Park》壮阔而灵动的旋律响起,镜头转向远处的恐龙族群,将观众们带入了如梦如幻的侏罗纪公园。
腕龙的意象在接下来的作品中又多次出现,每一次出现都有某种“启示”的意味。
还是在《侏罗纪公园》中,一行人逃脱了霸王龙的追杀,暮色将至,孩子们惊魂未定。这时腕龙唱着悠长的歌出现了,孩子们在歌声中进入梦乡。
再比如《侏罗纪世界》,腕龙以全息影像的形式,欢迎两个小主人公,而透过腕龙全息影像,就能看到公园创始人约翰·哈蒙德的雕像。两个意象仿佛合二为一。
通过这个镜头,腕龙意象的含义已经很清楚了。她代表了侏罗纪公园美好的一面、人类技术美好的一面,也代表了哈蒙德的梦想,某种程度上也是“侏罗纪”系列电影的开创者斯皮尔伯格的梦想。哈蒙德不惜代价建立公园,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将这个梦想分享给更多的孩子和成年人。因此尽管公园造价昂贵,他却希望将它对全世界的人开放。
但是斯皮尔伯格知道,哈蒙德的梦想将受到严峻的挑战。科学家们从理性的角度告诉他,这样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是极为危险的。混沌学家伊恩·马尔科姆博士的名言贯穿了整个系列:
而资本家们则从利益的角度,变着法地用恐龙赚钱。他们每次都充当了科学家口中的“出路”角色,为恐龙送出助攻,把科学家们的担忧变成现实。
哈蒙德在《侏罗纪公园》中最终关闭了公园,并在《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的结尾致力于无人保护区的建设,可以说是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已经放弃了梦想,但他的梦想所带来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侏罗纪世界2》中。在本片中我们最后两次见到了腕龙。起先是在废弃的人类建筑间闲庭信步——
幸运的是,每一次灾难都局限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唯一一次例外是《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中一对霸王龙母女被资本家运到了美国圣迭戈,大开杀戒,但最终她们还是被送回了岛上。
历经五部电影,恐龙与人类这两个地球不同阶段的霸主,终于迎来了正面碰撞,而碰撞的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人类创造了自己的克星,迅猛龙布鲁让我想起“人猿星球”系列的黑猩猩凯撒。而整个“侏罗纪”系列也逐渐成为堪比“异形”系列、“人猿星球”系列、“三体”系列的饱含去人类中心化思想的代表作。《侏罗纪世界3》将如何继续延续这个思想,我很期待。
最后来说说《侏罗纪公园3》中的一个小情节:古生物学家阿兰·格兰特的学生比利偷了迅猛龙蛋,导致队伍陷入危机,遭到格兰特怒斥,随后比利为了救人下落不明。格兰特对自己说比利是个坏人十分懊悔,他与男孩埃里克·科比有如下对话:
格兰特:没错,这就是想象和亲眼所见、亲手触摸的差别。而那……那就是比利最渴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