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依靠动作场面就能赢来喝彩的电影可谓凤毛麟角,而“碟中谍”系列便是其中的翘楚。
伊森·亨特在IMF出勤22年到了第六部电影,阿汤哥也已经56岁了,这个铁打的男人依然像疯子般冲锋在不怕死的第一线,此番美谈自然成为了“碟中谍6”最大的宣传噱头。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微量剧透。】
惊天危机、阴谋计划、格斗枪战、科技装备、剧情反转……凡是特工类题材的动作电影,基本都逃不出这些亘古不变的“三板斧”。
相比起邦德、伯恩、Kingsman等等前辈或后辈,伊森·亨特能活跃到今天,其核心的卖点便是白纸黑字的“挑战不可能”。
得益于“大超”亨利·卡维尔的主角气质,他这次担任男配很好地“搅浑”了该系列以IMF独大的固有气质,或蓄意、或意外地为完成任务增添了不少困难,使影片有了一定的新鲜感。
而片中出场的角色虽然不算太多,但复杂性却非常“可观”。
光是剧情编排这一点,《全面瓦解》就要好于近八成以上的动作片了。
当然,“碟中谍”系列的招牌之“团队合作”,在本片里同样得到了继承发扬。
至于电影最大的卖点“动作戏”,可以放心地说:好看!尽管不算太火爆,但绝对不含糊!
稍微留意下,就会发现《全面瓦解》的动作场面总体上是按照循序渐进的节奏逐步走高的,在开场不久伊森与沃克的HALO跳伞小高潮后,厕所制敌、逃离晚宴、巧劫囚车、街头狂飙、跑酷追踪等场景逐步升级,直至最终的直升机大战。
就拿最后这场追逐戏来说吧:扒直升机、搞“自由落体”是家常便饭;阿汤哥亲自学习直升机驾驶、还耍了一通连专业驾驶员都不敢玩的“螺旋式飞行”;双双坠机后又卡在山缝里整了一出“直降直击”;伊森和沃克悬崖格斗时勾在一边的残骸不仅是制造紧张环境的物件,同时也是克敌制胜的关键道具;而后伊森徒手攀岩争分夺秒搞定控件,还算“老歌新唱”……
随便哪一点拿出来都不新鲜,但组合到一起玩到这个程度,便只有“碟中谍”系列独一份儿。
可就我个人来说,最喜欢《碟中谍6:全面瓦解》的地方却不是诚意满满的动作戏,而是着墨不多、颇具分量的感情戏。
毫无疑问,本片的主题是“动作谍战”,其他元素都只是调剂——但电影用伊森梦中的“悔婚”来作为开场,无疑是有些冒险且不搭调的。
看完影片后再回味这个开头以及片中的细节,就会发现这个设计相当巧妙,尽管伊森的感情在影片中属于小篇幅的点缀,但通过一头(点题)、一中(解释)、一尾(经历)的展示,伊森·亨特的“铁骨柔情”便有了四两拨千斤的的效果。
当然,这部分仅仅有朱莉娅是不够的,伊尔莎的的作用同样关键,甚至更为重要。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夸这次“碟中谍6”的选角、化妆、拍摄能力了,男性角色不说,几位女性角色的表现可以说个个亮眼。
埃丽卡·斯隆(安吉拉·贝塞特)的强势和狡诈,白寡妇(凡妮莎·柯比)的果决和性感,朱莉娅(米歇尔·莫娜汉)的温婉和聪慧……
当然,能让我说出如此“不理智”话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丽贝卡·弗格森饰演的伊尔莎——怎么可以这么美?!
不管看剧照还是看正片,也不管是全黑紧身衣还是正常休闲装,丽贝卡身上时刻都在溢出成熟、典雅又知性的魅力,实在太赏心悦目了。
呃嗯哼……失态了。
整体而言,我认为《碟中谍6:全面瓦解》并不至于像先前外媒夸地那么好,略微有些吹过头了,但放在如今的电影创作环境下,以及该系列本身的传承,这些好评也当得起——无论如何,这部电影都值得一看。